补阴类中药药性大多味甘性寒凉质润,具有滋养阴液、生津润燥之功,兼能清热,主治阴虚津亏证。
补阴包括补肺阴、补胃(脾)阴、补肝阴、补肾阴、补心阴等,分别主治肺阴虚、胃(脾)阴虚、肝阴虚、肾阴虚、心阴虚证。
阴虚证主要表现为:
一是阴液不足,不能滋润脏腑组织,出现皮肤、咽喉、口鼻、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。
二是阴虚生内热,出现午后潮热、盗汗、五心烦热、两颧发红;或阴虚阳亢,出现头晕目眩。
不同脏腑的阴虚证还各有其症状:肺阴虚,可见干咳少痰、咳血或声音嘶哑。胃阴虚,可见口干咽燥、胃脘隐痛、饥不欲食,或脘痞不舒,或干呕呃逆等。脾阴虚大多是脾之气阴两虚,可见食纳减少、食后腹胀、便秘、唇干少津、干呕、呃逆、舌干苔少等。肝阴虚可见头晕耳鸣、两目干涩,或肢麻筋挛、爪甲不荣等。
肾阴虚可见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牙齿松动、腰膝酸痛、遗精等。心阴虚可见心悸怔忡、失眠多梦等。使用本类药物治疗热邪伤阴或阴虚内热证,常与清热药配伍,以利阴液的固护或阴虚内热的消除。用于不同脏腑的阴虚证,还应针对各种阴虚证的不同临床表现,分别配伍止咳化痰、降逆和中、润肠通便、健脾消食、平肝、固精、安神等类药物,以标本兼顾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